STEM教育新里程:应对未来世界的需要(下篇:中学篇)

2021年02月05日
中学 小学 专家教路

吴大琪教授
吴大琪教授 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前院长

学校课程专门专责小组于每年九月二十二日向教育局提交补充报告,建议教育局与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学苑)合作,为在科学(Science),科技(Technology) ,工程(工程)及数学(数学)(STEM)类别的资优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每月两次,学苑已经在「家长智网」向各家长介绍我们为小学生提供的STEM相关课程和资源[请参阅<STEM教育新里程:应对未来世界的需要(上篇: 小学期)。今期继续向各家长介绍学苑目前开展的STEM教育的整体策略,以及为中学生提供的STEM相关课程和资源。 


为了让本书在增润课程之外获得更多进阶学习机会,学苑开发了多个“学习途径”(Learning Pathway),以相对系统的课程设计,帮助本书探索志趣,发展专长,作为策略性人才从入门知识开始到高阶研习,应用及创新,学苑提供应有贯串知识和技能的装备课程(Building Block),鼓励朋辈学习(Peer Learning),推动自学(Self-learning),给予学习和职涯建议(Academic and Career Advising),启迪专案学习计划(Project-based Learning),好让书籍可以进入更专门的研习领域,接受更个人化的培训,例如师徒计划(Mentorship Programme) 。

 

趣味性和生活化的课程

从高小过渡至中学,学苑为本书提供大量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又具趣味性的课程。例如有关罪案调查的法医课程(包括“破解案发现场”和“福尔摩斯的科学”),有关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课程(包括“登陆火星2025”,“星际行者”和“物理游学团”),这些课程让本书有机会在本地乡郊及海外物理/天文学实验室观星。而有关生物技术的课程有“基因解密”和“微生物学,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通过大学程度的实验课,让本书体验如何运用科技去探索遗传学,神经科学和医学应用的知识。从而,学苑更提供高级程度课程,让学生有机会跟前线科学家会面,进一步探索超乎想像的领域新知。

 

数学为STEM教育的基本语言

数学为STEM教育的基本语言,在众多与STEM相关的课程之中,数学的一部分尤其重要。除有关代数,几何和微积分的课程之外,学苑还举办了不同跨学科的课程,例如在金融领域有「金融数学初探」,「风险与数学」;在社会某些有「社会中的大数据」;在沟通方面有「数论到网络通讯漫谈系列」等。这些课程为我们的教材提供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其他与STEM相关的高阶课程。

           

认识人工智能

此外,学苑亦提供装备STEM和21世纪技能的课程,例如「能说会道的电脑──智能语音技术初探」以及「C ++电脑程式编写入门」。中级和高级课程例如「机器智能──原理和应用」,「机器学习和物联网应用程序──制作创新的智能生活产品」,最终学生可以利用已掌握的高端知识,投入需要高水平人工智能(AI)能力的学习,潜心钻研AI探索专案。

 

其他课程包括「科技工数(STEM)同盟」,导师采用拼图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将参加活动的教材分组,透过设计思想工具和同理心的训练,建构项目意念,至少准备一项有趣并具意义的科技工数活动/专题计划。「创客工作坊」提供都市农耕领域的实践经验,创客经验和概念知识,以培养学者能够21世纪应有的基本技能。

 

继续进深

通过这些课程,学苑识别出具才华,对特定学习领域充满热忱的学生。然后,学苑指导学生修读合适的专业或个人化课程,例如“香港资优师徒计划”或“全球资优人才”良师指导计划”等,以进一步提升他们在该领域的经验。「全球资优人才良师指导计划」是一项线上指导计划,每年只有1至2名香港学生获选,接受国际STEM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医学科研)专家的指导。研究于一对一或小组式的师徒计划中,致力投入于个人化及进阶的学习,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外发展专长丶追求卓越,并为香港和世界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和贡献。

 创科小明星

14岁的吴沛熹是学苑的一位初中学者,现为中三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沛熹展现出对STEM方面的兴趣和热情,他希望运用所学帮助弱势社群。沛熹曾伙拍 两位学者参加「赛马会运算思维教育全港小学生运算思维比赛2017」(CoolThink @ JC),以「长者走失警报器」手机应用程式(App),力压一百队劲旅,勇夺冠军。2019年 年4月,沛熹与另一位学者参加了“ 2019年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的比赛并获得杰出奖。同年7月,他又与5位学者合作参加由学苑主办的“共建 智慧城市-研究服务学习计划2018/19'',以Smart Traveller智游者APP夺得冠军。早前沛熹亦参加了「香港资优师徒计划」,开始了个人化及进阶的学习之旅 。



img_STEM教育新里程:回應未來世界的需要(下篇:中學篇)

图说一)14岁的吴沛熹,现为中三学生,从小学开始展现对STEM方面的兴趣和热情,他希望运用所学帮助弱势社群,解决社会问题。



img_STEM教育新里程:回應未來世界的需要(下篇:中學篇)02

图说二)沛熹伙拍两名学者参加“赛马会运算思维教育全港小学生运算思维比赛2017”(CoolThink @ JC),以“长者走失警报器”手机应用程序(App),力压一百队 劲旅,勇夺冠军。(图中所见为手机上显示的求救功能)

专题 : 学习 資優 

相关项目

学校级别
资源分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