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於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二日向教育局提交檢討報告,建議教育局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學苑)合作,為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STEM)範疇的資優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
對比上一個世紀,本世紀人類正經歷由科技帶動、前所未有的改變。這些革命性的變化,反映在全球就業市場之中。世界經濟論壇於2016年發表的《工作大未來》報告指出,全球將產生二百萬個新工作,主要分佈在各STEM領域。面對未來工種的大改變,STEM教育必須從小開始。
STEM教育 從小學開始
經過十年的耕耘,學苑在增潤課程方面已有堅實的基礎。目前,學苑正為本港小四至中六的學員提供廣泛、具有挑戰性及啟發性的STEM課程,讓學員從中探索個人興趣,亦為本港發掘及培育不同STEM領域的人才。學苑部分課程內容更達到大學程度,目的在於及早發展學員在STEM特定領域的能力,或STEM綜合素養和二十一世紀所需的技能。 除了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課程亦會滲入情意教育元素,以支援學員的個人、社交和情意需要。
為了讓學員獲得有系統的進階學習機會,學苑開發了「人才培育途徑」(Talent Development Pathway, TDP)。由小學開始,我們會指導學員從學苑提供的大量相關課程中,選擇合適的課程以建構個人化的學習計劃。 TDP課程是根據難度級別和相互聯繫性,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設計。現時提供四種發展STEM的途徑,分別是:(一) 物理、(二)人工智能(AI)、(三) 密碼學和(四)遺傳學。展望未來,學苑將提供更多的人才培育途徑,我們鼓勵學員加以參考,並根據個人的興趣和能力,循序漸進地修讀學苑的各項課程。
體驗多元化STEM課程
學苑為小學學員提供許多介紹不同科學技術的入門課程,探究的主題超越一般學校提供的課程範圍。例如:「密碼學入門」是讓小學生通過學習計算機編程的知識,探索及體驗密碼學;至於「解剖DNA」和「微生物世界」課程,則讓小學生一睹遺傳學和微生物學的奧妙。
疫情期間,一位就讀小學的學員唐榆,善用STEM知識來設計一組有助抗疫和改善生活的小發明。他運用電腦編程及小機械人組件,研發出「『榆』防病毒洗手器」。使用者只要把手放到洗手液瓶的噴嘴前,感應器收到訊息便會噴出洗手液,還會播放二十秒長的音樂,提醒使用者要洗手二十秒。當音樂停止,「『榆』防病毒洗手器」更會自動送出一格抹手紙,實在非常衞生、方便又貼心呢!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小學學員唐榆,在疫情期間所研發的「『榆』防病毒洗手器」。
STEM教育講座 學苑不時與香港青年科學院合辦STEM教育講座,部分講座費用全免,歡迎有興趣的家長和小學生報名參加,詳情請瀏覽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Facebook專頁︰https://qrgo.page.link/qyK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