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精神健康是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能力,能夠應付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從事工作,並能夠對其社區作出貢獻。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精神健康是個人保持健康和社區有效運作的基礎。
心理健康有很多種形式,其中一種常見定義是感覺良好並能夠應付生活。心理健康是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健康的心靈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解決難題、達成目標和更享受生活。心理健康的人患病風險亦較低,壽命更長。
每個人都應該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一項於2018年進行的本地調查顯示,超過四成香港12至75歲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過去六個月的心理健康狀況為一般或差/非常差。超過九成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內曾出現過一定程度的精神困擾徵狀,而約6%的受訪者受嚴重的精神困擾。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 年齡介乎16至75 歲的華裔成人當中,一般精神病的患病率為13.3%。最常見的精神病是混合焦慮抑鬱症 (6.9%) , 其次是廣泛性焦慮症 (4.2%)、抑鬱症 (2.9%)及其他類型的焦慮症, 包括驚恐症、各類恐懼症和強迫症 (1.5%) 。
在人生旅途上,面對心理健康挑戰,例如考試、轉工或退休,可說是平常不過的事,你我都不能忽視它。本網頁提供一些關於精神健康的資訊,以及尋求協助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