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抑鬱思想陷阱

2021年05月21日
中學 小學 幼稚園 專家教路

林俊彬博士 , 張溢明先生
林俊彬博士 , 張溢明先生 香港教育大學 N/A

遇到不如意事時感到負面情緒再正常不過!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Seligman點出,若然孩子把負面事件通通歸咎於以下三種原因,就可能會掉入抑鬱思想陷阱(Maier & Seligman, 2016):

 

  • 內在性:發生不如意事是完全因為自己的問題:「考試考成這樣,證明我不是讀書的材料!」
  • 普遍性:在生活一個層面發生不如意的事;在生活其他層面亦會發生不如意的事:「我中文科不合格,其他科目都一定會不合格!」
  • 恆久性:今天發生不如意的事,明天都會發生不如意的事:「測驗中途原子筆也可以出問題!我這輩子也沒有好運氣!」

 

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孩子長期有以上三種想法,就要加以警覺,並嘗試用較正面的想法去拆解:

  • 外在性:發生不如意事可能因為自己的問題,但其他外在因素亦有關係:「今次考試結果是未如理想,但你當時患上重感冒,沒有精神和體力去溫書。」
  • 局部性:生活一個層面發生不如意的事,不代表在生活其他層面亦會發生不如意的事:「你中文科未必最拿手,但你數學科成績其實不錯。」
  • 暫時性:今天發生不如意的事;明天?一定會更好!「測驗中途原子筆真的可以出問題!你下次帶三枝原子筆,就一定沒有問題!」

 

抑鬱症是典型都市病之一,亦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家長不要忽視這些思想陷阱。家長可利用上述方法幫助孩子帶動正面思維,若然發覺孩子持續有這些思想陷阱想法和負面情緒,可以考慮帶孩子去尋求專業協助!

留意抑鬱思想陷阱

專題 : 情緒管理 父母心態 

相關項目

學校級別
資源分類
專題